第688章东西不在我这儿-《重回80: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从鹰嘴岛回来后,林宇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近海的银鱼捕捞上。

    渤海湾的近海海域,水深不过十几米,海底平缓,遍布着河流冲积的泥沙,正是银鱼洄游栖息的绝佳之地。

    这一个月里,船队每天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航行范围始终没越过老铁山角与蓬莱角连线的内侧,这片被渔民称为“内湾”的海域,成了他们安稳作业的避风港。

    每日清晨,船队的机动马达声准时在湾内响起,密眼网一次次沉入清澈的海水中,拉起满网通体透亮的银鱼。

    渔民们不再需要像往年那样冒险闯荡,改良后的渔船稳当,起网机省劲,连分拣鱼获都有了统一的竹筛和保鲜箱。

    林宇看着甲板上堆成小山的银鱼,听着对讲机里各船报来的丰收数字,心里踏实得很。

    大连的罗老板已经来提了三趟货,每次都赞不绝口,还追加了订单,说这些新鲜的渤海银鱼在大连市场上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近海的日子过得平静无波,可远海的方向,却不寻常。

    似乎察觉到了小鬼子的动静,国家增添了许多巡逻队船只,往常一个月也难得见到一次,如今却频繁出现在海峡附近的水道上,有时甚至会沿着内湾边缘巡航,艇上的巡逻队员举着望远镜,仔细观察着每一艘作业的渔船。

    “小宇,你看,又是巡逻艇。”王大春放下手里的网绳,指着远处说道。

    林宇眉头微蹙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这一个月里,林宇一边带着大家稳扎稳打地捕捞银鱼,一边暗中留意着远海的动静。

    海上巡逻船的增加,让这片海变得更加宁静,也让渔民们十分心安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过去,远海的巡逻渐渐变得规律起来,不再像起初那般密集,渔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言也慢慢平息了下去。

    直到银鱼汛过半,一个清晨,林宇再次瞭望远海时,发现巡逻艇的身影明显少了。

    这一日傍晚!

    落日把码头的青石板染成暖金色时,林宇带着船队刚靠岸。

    十五条船的甲板上堆满了装银鱼的保鲜箱,冰块融化的水珠顺着箱缝滴落,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水洼,映着渔民们忙碌的身影。

    王大春正指挥着人往拖拉机上搬货,嘴里哼着渔歌,小李蹲在船尾,用粗布擦拭着起网机的齿轮,脸上挂着藏不住的笑意 。

    今天在老铁山水道撞上了大群银鱼,单船产量比近海翻了近两倍,光是大连罗老板预订的货就占了大半。

    “林宇哥,你快看!村长爷爷和赵队长来了!”小李突然指着码头入口喊道。

    林宇直起身,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。

    村长罗全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脚步匆匆地走在前面,身后跟着海警赵队长,制服领口的徽章在夕阳下闪闪发亮。

    两人身旁还跟着个陌生男人,约莫四十岁年纪,穿着挺括的白色的确良衬衫,袖口整齐地卷到小臂,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,身形笔挺如松,看着就比寻常干部多了几分沉稳气场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