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说别的,一桌一人半个包子,就得四五个了。 请全村人,怎么着都得三十多桌,这就一百多个包子。 要是一人一个包子,那整个村的人,就要三百多个。 光是米面和肉,就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。 这么算来,阿庆娶我们家芽儿,这次他家就得费好多银钱。” 巧芽的娘,在那说:“娘,本来家家户户娶妻就得费钱。 不说别的,就咱王湾里,就算没有提前请吃饭,但自家人还是要吃的吧? 像是家里兄弟多的,比如什么二伯大伯之类的,总归是要提早请的,需摆个三四桌。 等到正席,年景不好的时候,也得四五道菜。 这些菜,有肉的就不说了,没肉的油水也得足一些。 年景好的时候,没有八九道菜,都要被人说嘴。 还有,娶妻还得有房间,家里要是没有的,还得单独给盖一间。 不然就是想办法空出一间来做新房。 咱们乡里人家,也不是什么富户,儿女又多,谁家娶妻不是伤筋动骨?” 王家老太太一想,也跟着点点头。 可不是,当初她家娶这个儿媳妇的时候,不也是借钱娶的? 媳妇娶进门后,过了好几年,才缓过劲。 这样算来,还是嫁闺女好。 芽儿的聘礼虽然不多,但最后都用在了家里,且她的婆家,还能在这灾年收他们全家人。 这要是他们全家去儿媳妇或者孙媳妇娘家住,怕是早就被赶出来了! 如今芽儿出嫁,底下还剩下几个小的,日后有他们姐姐的帮衬,日子应该不会难过到哪里去。 就这年景,目前他们家这日子,怕是在所有王湾里的人当中,算头一份。 池庆这个孙女婿不错,她家芽儿嫁得不亏! 巧芽还不知道,她阿奶想着她日后帮衬弟弟妹妹的事。 这会儿她回房后,找来几个弟弟妹妹说: “三妹,你去后头看看,爹回来了没有。 要是回来了,你跟他说一下,亲家大伯娘跟三婶过来的事。” 王春妮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新衣裳,之后用力点点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