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从四月开始算,最快能分到这边的红利,得七八月。 咱们按照一季度一结算,你看如何?” “行,那文书咱们怎么签? 再有就是,如果你们自己琢磨出新的,比如玫瑰味。 这些卖出去,是否也算在给我的红利中?” 乔氏稍稍想了想,说:“小鱼你看这样行不? 建州府以外的作坊,前面三年,不管是什么气味的,只要是池牌,一律分你两成售卖总额。 三年过后,甭管是肥皂还是香皂,就给一成的售卖总额。 这情况,持续到哪天,我乔家这门生意做不下去为止。 至于建州府内的,到时候池家坳的作坊,若是做出来不够卖,需要到其他地方重新开一个。 这作坊我夫家这边想参与,届时盖作坊的银子,依旧是我来出。 人员的管理与开工钱,我也可以全包了,就看你们的意思。 不过如果一切都是我郑家来办的话,我希望能占八成盈利。 也就是说,你们什么都不管,只管拿两成红利就是。” 池鱼想了下,说:“乔家姐姐,这门买卖,有你跟你娘家参与就行了,夫家没必要掺和进来。 建州府内的,我们池氏一族人可以吃得下。 若是要开作坊,需要人管理,我池氏一族会出钱出人。 再有这个文书,我们签订的时候,需要有个见证人。 包括,我让你娘家乔家代卖的东西。 不是我恶意揣测人,而是这些皆是无价之宝。 咱们在商言商,文书没签,东西你不能带走。” 乔氏颔首,心里在琢磨,到底谁适合当这见证人。 若是同为做买卖的人,她不放心。 可若不是买卖的人,那只能是有名望之类的。 县学的那些教谕,山长,人家也不会参与到这些当中。 而且,中途若是东西坏了,丢失了,那些人也赔不起。 她琢磨了许久,最后觉得也只有方县令够格了。 方县令作为地方父母官,做见证人,完全没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