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现在的安平县根本就不缺水,甚至水位比往年都要高。 这种情况居然到五月就出现河流枯竭,土地干裂。 想来是温度极高,且中间一直不下雨。 按理来说,一年半载不下雨,也不至于到这地步。 比如现代西北,有些地方就这样。打个深井,还是能从地下抽出水的。 大褚国没这技术,可以忽略,但这里本就不是什么干旱的地方,不应该如此才是。 唯一能解释的,就是气温极高,高到离谱的地步,才能让地下水都跟着快速蒸发。 干旱和极热,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,而是有个过程。 那么,他们现在就得立刻准备起来才行。 大量储水,挖可以居住的地窖。 粮食可以继续耕种,但必须以干旱作物为主,且最好是短时间就能收获的。 不然周期太长,怕是到时候直接晒死。 池巧想了一路,等她到衙门的时候,脑海也捋清了这些。 许是这几天,她来得频繁的缘故,守衙的人,看见她也不加以阻拦。 甚至,还朝她点头打招呼。 池巧知道池大虎人在哪,在点头进去后,就直接来到小六部的户这块。 池大虎此时不在,跟人下地去了。 没办法,她只能留下口信,就往回走。 结果她刚从衙门出来,就碰到方士忠从外面回来。 见到人,池巧犹豫了下,将人喊住。 “方大人,等等!” 方士忠刚从号舍那边回来! 安平县这次县试,二十号就得开始,他现在是每天都过去,看看进度。 本来回来处理公务,打算将水泥方子,抄写了几份,命人快马加鞭,送到北疆跟京城。 另外还要着人收草木灰,去那些靠海的城池,收贝壳,他准备在安平县开个生产水泥的作坊。 因有一堆事,加上偶尔还得开公堂审案,可以说,他真的是忙得团团转。 便是视察春耕,都没法子走远。 这会儿听到池巧的声音,他脚步一顿,随即看向对方。 一个时辰前,他才在阿牧家给老郑的媳妇做见证人。 当时不是没什么事,他才离开的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