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钟明河自己种地,知道粮食的不易,自是珍惜。 故而听到这话,就回了一句:“亲家母在这,要不媳妇你去问问? 他们若是同意的话,那这次宴请的粮食,就由我们出!” 这几天他们住在这,吃喝都是池家人掏的。 这要是在以往,吃也就吃了,左右不值几个钱。 奈何现在情况特殊,在县城中,没门路都买不到粮食。 加上这地方,本就不产粮食,他们哪里好意思仗着亲家的身份,吃吃喝喝。 王云娟想到此次带过来的粮食,当即点头:“好,那我去问问。” 话落,她朝正在堂屋内,跟陈小麦说话的黄大妮走去。 “亲家母,我有个事想跟你商议一下。” 因男人们帮孩子们搬粮食走了,正跟二嫂说话的陈小麦见状,起身准备避一避。 王云娟忙又添了一句:“她三婶不用离开,你也听听。” 陈小麦闻言有些好奇,便又重新坐了回去。 “亲家母,你跟孩子他三婶家一下子要娶几个儿媳,不知道是个什么打算? 我是这样想的,眼下粮食不易,几个孩子的亲事,要不就一起办,回头一块请得了。 不然办一次亲事,又得请一次。就算不请外人,那自家人怎么都得吃一次。 咱就算再有粮食,也不能这样铺张。 我琢磨着,一起办,只吃一次便是。 原本我打算为小凤办一次出嫁酒,但现在看来,要不明晚这出嫁酒就免了。 我想往出嫁酒里添一些,到时候就变成成亲的席面。” 黄大妮呆呆看着她,来句:“小凤娘,你的意思,我们两家娶媳妇,然后你出席面?” 这样,是不是有点不像话? 不知道的人,还以为是钟家摆酒娶女婿,她家阿康是入赘。 王云娟一眼就看出她在意的是什么,直接说: “席面的所有东西,都是我家来出,但不是亲家你以为的那个意思。 我家这次上山,带了不少粮食,想来你也看见了。 我钟家是地主之家,地多,最不缺的就是粮食! 我之所以说到时候一起办,也先不办小凤的出嫁酒,是想着省一顿出嫁酒,然后多出点摆个正式的席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