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不仅大义,还很孝顺。现在我跟她几个哥哥嫂嫂,都是她在养。 为了不给阿牧添加负担,就努力想法子赚钱。 为了帮助族人建宅子,又想办法弄出草木灰水泥。” 苏夫人不仅没反驳,很笑着附和: “我也听我家大人说,池小娘子脑子活泛。 听秦大人说,此次购买果子的银钱,是池小娘子想法子赚来的。 也听他说,是池小娘子听闻外头老百姓的不易后,想帮忙又怕买不到粮食,给想的主意。 说来,我这个知府夫人,还不如她。 对了,我听闻池小娘子手巧,还从海外商人那买了不知名的种子,最后种出来了。 上次我家大人说,那土豆跟红薯,若是能够在咱们大褚国推开来,那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。” 池巧再次笑着回道:“小鱼还小,不值得夫人如此夸赞。 说来,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,是我跟她二嫂三嫂,当做女儿,一点点养大的。 她许是怕这天灾,导致那些孩子,小小年纪也没了父母,便想尽办法帮他们。” 她话刚说到这,苏夫人又拍了拍她的手,说:“是你们教得好!” 池巧再次“谦虚”回道: “是这孩子本就心善,我们都不识字,也不懂大道理。 山里的孩子,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,我们也只是尽量不委屈她。 夫人方才说,土豆跟红薯推广开,是利国利民的大事。 不知那玉米,为何没被推广开? 若非之前从我们安平县县丞夫人那得到一些,之后又想办法种出来,还不知那也是高产作物。” 苏夫人听到这话,不知想到什么,沉默了下后,直接转移话题。 “要说利国利民,我大褚国开国至今,池小娘子乃第一人。 她种出来的红薯土豆,还有那个可以加固城墙的草木灰水泥,都不是常人能想出做出的东西。 周姐姐好福气,好生令人羡慕。 你们放心,那些果子交给我,定然不会叫你们失望的。 别的我帮不了,出点力气,动动嘴皮子的事,还是可以的。” 说到这,她特意停顿了下,又扫了一眼正跟秦牧说话的池鱼,之后继续道: “周姐姐,我过来之前,跟我家大人商议过。 像现在这样大的果子,实属稀罕,更别说那甜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