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“康熙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一个新巅峰,最大的体现在两点,第一点是胎质的彻底变化,第二点是釉水的彻底变化,胎釉结合变得紧密起来。”周至笑着跟麦小苗讲解:“用行话来说,第一条就是从以前的“麻仓土”变成了‘糯米胎’,第二条则是康熙瓷器著名特点,‘紧皮亮釉’。”
“紧皮亮釉的特征在翠毛蓝青花瓷上表现得最为明显,今天我们就不讲了,小苗你看这个。”周至将男神神像的胎底露了出来,就这灯光轻轻转换着角度:“这个胎底的反光,像什么?”
“像……米汤?”麦小苗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,然后不禁失笑:“肯定不会是这个答案,对吧?”
“还这就是这个答案,康熙瓷器区别于之前的麻仓土已经使用殆尽,不得不选取更加纯净的高岭土陈化作为瓷土。”
“以前的麻仓土易于开采,可以直接抟泥,使用方便,缺点是粗糙和杂质较多,略带异色,以及大面积的火石红。”
“使用高岭土后,胎质就变得细腻紧实,质地纯净,火石红多数发生在胎釉结合的部位,不再如以前的麻仓土那样常见大面积的反红了。”
“你再用手摸一摸。”
麦小苗伸手摸了一下:“咦?摸着比看上去要光滑得多。”
“这种胎土就被称为糯米胎,这样的底就和你刚刚说的那样,叫做米汤底,就是胎底反光如同米汤一般,有一种莹润感,之所以摸着比看着光滑,是因为长期使用,擦拭保养带来的效果,这样的底是很难仿造出来的。”
“因此这对儿民窑的财神塑像虽然没有留下年代标识,我们一样可以断定它们是康熙晚期的产物,因为特征太明显了,也就是俗称的‘大开门’。”
“乔治你刚刚说五彩瓷器是源自以前的素三彩瓷器,历史悠久,那么如何断定他们不会是康熙早期或者中期的东西呢?”
“这个很简单,因为这里,还有这里。”周至将神像放回到紫檀木座上:“这样的金彩,叫做‘本金’工艺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