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生不换(一百三十一)-《大德云》
第(2/3)页
想想啊,这德云书院一支独秀,里头出来的少爷是一个接一个儿的红火,又是封王拜相又是诗文魁首的,这十年寒窗能出几个儿这样的?
说别的都远了,说点儿男儿本色,当自强不假,成家立业也是首要。多少人讨个媳妇儿都不容易呢,要不就是寒门低贫;再看看德云少爷们出个门儿,盛京那些个名门望族的大小姐都在身后娇滴滴羞怯怯地跟着呢。
有时候命这种事儿,真挺让人气的。
茶楼临窗的小间儿早早让小姐们包下来了,打这头里一侧头就能看见茶楼外的场子,正是春日,台上围布铺满了时兴鲜花儿,团团簇簇。
少爷们一到场底下就欢呼雀跃起来,几人往茶座歇着,别的也不用干,往那一坐就光芒万丈了。
就像先生说的:没什么可向我们学的,我们家的孩子都这样儿!小辫儿就不用干别的,坐那儿吃碗面,人也看得高兴。
咱书院的少爷啊,实力都是一流的,主要长得太好看。
闹心。
张九龄和王九龙算着时辰领着人来了,约摸过了一炷香,少爷安排好了些事儿这才和陶阳并肩而至。
陶阳一到就上一边去查看了三弦儿。
少爷在九龄身边儿坐下,两手一撩袍子,翘起了二郎腿,悠哉悠哉地端起杯喝起茶来,半点儿将上台的紧张劲儿都没。
“诶!”九龄一偏身儿,往少爷这头儿一靠,眼神直视,唇齿不动,远了看仍旧一副含笑闲坐的样儿。
压低了声音,道:“我可听说了啊,人家都找了好些个前辈来。在并州近五城都是喊得出名儿的,今儿诗文乐理,咱可是一样儿都躲不过去了。”
“那怎么了。”少爷一乐,放下茶杯,手肘往椅把儿一支,笑道:“人家有大腕儿,咱们有陶阳啊。”
他的阿陶,全天下最好。
九龄被他这副正儿八经炫耀的样子给逗得,抬手在唇角儿边像摸胡子似得蹭了蹭,低下头免得笑破了相。
第(2/3)页